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二维码下方的微信公众号,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茶搜搜资讯。
茶泡泡
茶资讯
这次问卷参与的人数有2200人,女士占54.09%,男生占45.91%。男女比例差距不大。问卷初衷在于年轻人的茶叶市场,所以年龄段集中在20-25岁之间,35岁以上的数据出现了很大的波动,都是因为统计人数过少的原因。20-25岁之间的数据最为准确,地域也涵盖了大部分省份,以福建居多,福建以铁观音为主,但后面的数据没有出现偏向铁观音品类的情况,说明其数据可靠。(如图1、图2)
图1
图2
了解年轻的消费者
图3
从图3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,经常喝茶和几乎天天喝两项呈上升趋势。在20岁以下和20-25岁之前,经常喝茶的比例还是比较较小,原因我们认为有三点:一是这个年龄的年轻人经济消费水平还低,不会去自主承担茶叶消费,一般都是在亲友的影响下喝茶。二是饮茶方式的落后,不适宜在办公室、学校场所。三、茶文化过于强调传统,与现代文化不接轨,在咖啡文化的强烈冲击下,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咖啡。30岁以上的人群因为财力及社会地位等原因,更有时间和金钱坐下来泡茶。
图4
从图4比例中看到,对茶感到不适的占比仅为16.13%,咖啡和其他饮品的占比要远大于这个数字,其他饮品应该为奶茶一类的糖精饮品。说明年轻群体体质更能接受茶饮品,那为什么年轻人仍然更多的是喝咖啡呢?
图5
在20岁以下完全是他人购买的,消费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。随着年龄段的增长,自购的比重越来越大,消费能力是一个原因,还有些则是消费习惯。年轻人消费茶叶的习惯还尚未形成。
年轻人对茶的认知
图6
在对茶的认识中,在不同的年龄段,认为茶叶与价格关系不大的比例有所不同,在26-30岁的年龄段比重尤其大,说明消费者认为茶叶市场价格不规范、混乱。
图7
从此图7上来看,人群对茶的认知还是一个健康、自然的饮品,而茶文化为其增长了附加值。
图8
图8表明大多数的人群不能准确地区分茶叶品质。这与咖啡的情况相似,只有30%左右的人对精品咖啡有品鉴能力。不过与咖啡的30%相比,对茶较为品鉴能力只占8.67%,人群的品茶能力拉升空间还有较大的潜力。
年轻的消费者喜欢喝什么茶
图9
绿茶和红茶的选项遥遥领先,乌龙茶排第三。但最近公布的茶品类价值的排名上来看,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58.27亿元排第一,第二是西湖龙井,祁门红茶垫底24.26亿元,市场占比也大致如此。铁观音属乌龙茶系,西湖龙井属于绿茶系。图表说明年轻群体的喜欢的口感和茶主流消费人群还是不一样。
图10
综合排名如下:
可见,他人评价和朋友介绍排在之前的位置,因此建立品牌的口碑十分重要,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无法清楚地辨别茶的好坏的情况下,如何去建立品牌口碑?
图11
图12
图11、图12旨在了解人们对饮品特征的选择,尤其是筛选出人群对茶和咖啡口味需求的区别。与茶有关的特征有,醇厚、回甘、暖胃、生津、香,与咖啡有关的特征有,提神、甜、香、重口味、刺激。从此图上看,两种口味各有优势,茶的自然特征较为受欢迎。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茶添加其他物质。
图13
不喜欢喝咖啡选项最多,其次是提神。咖啡口感排在第三位。因此可以得出咖啡市场占比和饮品魅力是被高估的,茶叶在年轻人中仍有开拓的巨大潜力。
图14
从图14中明显看出,首当其冲的就是泡茶太麻烦,其次是在工作、学习的场所饮用不便。远远超过其他选项,这两个选项可以归结为泡茶方式太麻烦。遗憾的是,问卷中未涉及到袋泡茶即茶包为何也没有占领茶叶市场的调查,这是我们今后要改进的地方。更喜欢喝咖啡的人比例也很小,说明并不是咖啡抢夺了饮品市场,而是茶叶市场不够规范,产品不够吸引人群。
图15
在图15的关联图里,也表现了一样的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只在20-25岁之间出现了更喜欢咖啡等其他饮料,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太小。说明咖啡文化在这个年龄段的植入较为成功。这张图更是说明了茶产业的潜力和痛点,需要改进饮茶方式和文化。总结并不是年轻人不接受茶,而是茶不接受年轻人。从口感等饮品属性上,茶比其他饮品有着明显的优势,但是由于饮茶方式不方便,导致了年轻人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消费茶。
中国城市化的进程,让年轻人活在更快节奏的生活,咖啡文化迅速地融入了快节奏的都市文化中,而茶仍然提倡的慢生活文化与之格格不入,让年轻人消受不起茶,因此与茶疏远。茶在转型的过程中,也有许多人质疑,结合快节奏文化的茶背离了传统。实际上,茶在历史中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,茶需要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结合点,让茶变成年轻人的日常饮品。
来源:茶也生活
编辑:茶泡泡网老牛
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二维码下方的微信公众号,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茶搜搜资讯。
茶泡泡
茶资讯
请打开:ZAKER阅读软件,搜索:茶搜搜网,并点击关注后,即可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茶搜搜资讯。
请登录发表评论